




但随着奥运光环退去,国内运动品牌普遍陷入艰难去库存阶段,Kappa也未能幸免,代理商的离去、假货的冲击下,陷入低谷,2018年营收暴跌至11.7亿元。
与之相对的,另一个百年品牌Champion则在中国找到“第二春”。借力明星带货和潮牌联名,掀起了复古运动风,进一步提升了其在潮牌圈子里的地位。
国外运动品牌在线坚挺,国内运动品牌则是异军突起。
除了李宁、安踏之外,特步通过聚焦跑步鞋,形成错位竞争,在圈内留下“跑步专家”的新形象。如今在各地马拉松赛事中,随处可见特步的身影。
而这一切源自2015年,特步确定“技术突围、差异定位”的转型策略。扩大研发投入、建立世界级跑步科学实验室X-lab、独创动力巢穴PB-X技术、推出竞速160X跑鞋、赞助专业马拉松运动员,特步通过“专业”赢得用户认可。
内衣:新品牌忙于拉拢用户,老品牌拼命变潮
舒适、方便是新内衣品牌的穿戴标签,以互联网思维玩转差异化则是它们突围之法。蕉内赋予内衣科技感,ubras主打无尺码内衣,奶糖派则专注解决大胸型困扰,内外走高品质路线······
舒适内衣走红,一方面是因为年轻女性审美观念的改变,“悦己”取代“悦他”,“舒适”超越“性感”;另一方面,互联网营销攻势,社交媒体种草、明星背书,宣传产品功能性,吸引关注;跨界联名、社群营销,完成转化;最后,通过品牌故事与消费者达成共鸣,沉淀忠实用户。
大势之下,内衣老品牌们纷纷变潮。曼妮芬、都市丽人更换品牌代言人,以拉近与年轻人距离;同时不断调整品牌调性、产品设计,只不过完成后一步的转型,无法短时间内速成。
中国服饰业变局,下一个风口何在?
可以看出,国内服饰行业已经发生巨大变化,除了“疫情”这一变量外,设计师的力量、资本的力量、消费者的力量同样不容忽视。
中国品牌产品质量、设计、时尚感增强,性价比提高,与国外品牌竞争不落下风
设计能力的提升,源自国内设计师的成长,他们日渐活跃在国际舞台中,“时尚界”开始逐渐接纳中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