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动创新转化。构建全链条、多渠道的成果转化推广体系。组织开展制造业重点培育中试平台评估工作,遴选出11家向工信部进行推荐。建设纺织行业科技成果基础数据库,提升科研成果供需对接效率。各专业协会、学会充分发挥技术创新联盟、科技服务团、产业研究院等平台作用,开展技术合作、转化、推广工作。举办现代纺织系列科技成果线上路演、绿色低碳纺织主题展览展示、科技大会、技术论坛等活动。针对专业服务人才短缺问题,建立纺织领域技术经理人评价体系,制定《纺织领域技术经理人评价办法》等文件。围绕重点领域,持续推进标准的制修订以及国际化相关工作。共下达国标计划26项、行标计划27项、中国纺联标准计划17项;完成全国产业用纺织品标委会非织造材料分会和过滤分离用纺织材料分会以及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纺织标准样品分会组建方案报送工作。
(六)因地制宜,产业区域协同发展
服务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在区域重大发展战略中思考和开展行业服务。加强与新疆、四川、云南、江西、河北、辽宁等省(区)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交流合作。中国纺联与新疆建设兵团***师阿拉尔市人民政府签订产业提升合作协议、与山东济宁市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完成《2024年度全国纺织服装产业园区发展情况报告》《全国纺织产业转移合作模式典型案例集》等。促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推动产业东西互济、南北共兴。在新疆举办全国纺织服装产业园区工作会议。非遗办深入挖掘边疆民族地区特色资源、非遗资源,编制《蜀锦面料产业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与中国绣娘项目组和湖南双龙镇十八洞村签订“助力乡村振兴苗绣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中毛协开展西藏毛纺产业现状及发展系列调研,形成建议并上报自治区人民政府;社会责任办公室与新疆总工会达成合作意向,拟就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在价值链上的***分配问题开展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