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行业观察员欧总告诉虎嗅,勃肯鞋的成功,源于对中产消费心理的精准拿捏。
它标榜100%欧盟高质生产的标签,加大地理溢价,首创 “footbed” 鞋床概念和专业的人体工学设计投入,把一双鞋包装成欧洲生活方式的符号。专利软木乳胶鞋垫需要60小时的磨合期,本质是通过设定使用门槛筛选用户。延迟满足,先苦后甜,让消费者在体验过程中对品牌产生适应和忠诚。与足科医师联名款打入医疗场景,让消费者认为它不仅是一双时尚的鞋子,更是对脚部健康有益的产品。
有了时尚圈背书后,勃肯鞋从“土”变“酷”。Dior、Valentino、Jil Sander 等奢侈品牌都推出过勃肯鞋款。Kendall Jenner、Hailey Bieber、Gwyneth Paltrow 等明星带货频繁穿着,让它从“老气”变成“松弛感”代表。
均价1000-3000元,没有大Logo,看起来不贵。勃肯鞋比奢侈品鞋便宜,但比普通拖鞋有身份感且低调显贵,完美符合中产消费降级。
但勃肯鞋未必真正能够统治中产鞋柜,距离下一个中产丑鞋之王为时尚远。设计层面,勃肯鞋不像Crocs有联名花样,款式较单一,容易审美疲劳。冬天穿勃肯鞋+袜子虽流行,但不如UGG保暖,季节性容易受到限制。
勃肯鞋的火爆也在催生大量平替,从百丽、热风到山姆299元的“踩屎感”仿款。这些平替款在外观和舒适性上模仿勃肯鞋,价格更低。
当舒适性可以被低成本复制,又一挑战也随之而来,消费者为什么非要为原版支付三倍溢价?